智慧学佛网 学佛修行 这两则惜福培福的公案令人深思,因果业报真实不虚

这两则惜福培福的公案令人深思,因果业报真实不虚

时逢 南 无 当 代 住 世 佛 陀 为我们以身作则,亲聆佛陀教化是何其有幸,我们当从细节入手,以佛陀、佛母为楷模,珍惜来之不易的福报。因为只有经过磨炼奋斗才能赢得幸福,珍惜福报才能有用之不尽的幸福,这是因果的必然。

因果不昧

  公案一
  
  有位穷困的老僧,自知无福,希望透过培福让来生得到好果报。
  
  可是他没有物品可以布施,于是就把衣服脱了,坐在草丛里喂蚊子,藉此来培植福报。
  
  老僧这一生修持并未解脱,死后由于他修苦行的福报,转生做了国王。这位国王嗜吃鸭舌,每餐必来一碗。
  
  有一天,一位僧人求见国王,问他想不想看一件秘密?国王当然想看,僧人便运用神通让国王看到他的前生,他这才知道自己前生是位出家人,以及自己喂蚊子的情形,而那些蚊子大部份都变成他碗里的鸭子。
  
  这位僧人对国王说:"大王啊,报恩的鸭子所剩不多了,等吃完时,你的福报享尽,也当准备后事了!"
  
  国王一听十分害怕,从此再也不敢吃鸭舌了。
  
  这位国王前生以身布施培植了福报,而此生做了国王享受过去所培之福,到最后他把福报几乎都享受掉了!
  
  可见,一分因一分果,我们所享有的一点一滴,都不是无缘无故而具有,全是过去自己所植善业之因所显果报,浪费一分则少一分,因此生活中当处处惜福,莫做有损福报之事。我们一方面要惜福,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培福,福报才能不断增上。
  
  公案二
  
  过去,有一座名山“昼暗山”,由于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居修持,所以诸方国土都争相前来供养植福。
  
  一日,诸方耆德长者浩浩荡荡携供诣山,见到绵延的队伍,路旁以乞食为生的贫女称羡不已。她心想:长老们设会供养僧众,我正可以顺路乞食!于是一路随行,也来到昼暗山中。
  
  当长者们施设素肴美馔,供养僧众时,在一旁静静观察的贫女不禁感伤落泪:“这群富贵豪势的长老耆德,前世修福,今生复作功德,福报转增殊胜。而我,卑下穷困,前世未修,今生又无法修福,来世恐怕更加贫穷下贱……对了!上次我在粪坑里,不是意外拾获两枚钱币吗?为避免乞不到食物时挨饿受冻,所以我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这两枚钱币。不如,拿来布施供养僧吧!就算一两天挨饿也不致于饿死啊!”
  
  贫女心意已决,在众僧应供结束时,把握因缘恭敬地供养自己仅有的两枚钱币。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钱,却是孤苦贫女所拥有的全部。
  
  昼暗山中,当信众布施后,通常由维那僧于信众前祝愿,然而贫女献上两枚破旧钱币时,上座高僧示意维那僧,自己将亲自为这名施主祝愿。其余未得道的下座僧,不禁东猜西疑:平常富贵人家布施重金稀珍,也由维那僧祝愿,而这位贫女才供养区区两枚钱币,为什么上座亲自为她祝愿?真是太奇怪了!
  
  祝愿事毕,上座高僧特地留下一半钵饭,分给瑟缩褴褛的贫女。大众见上座礼遇这位贫女,也竞相仿效,将自己的饮食分给她。贫女一下子获得许多上等饮食,欢喜不已,认为方才的布施功德立刻感召如此福报,就心怀感恩与无比信心,担着饮食离开昼暗山,走到都城大道旁的树荫下,心满意足地进入了梦乡。
  
  此时,远方传来阵阵马蹄声,王室专属占相师及使者一行人,奉命为国王寻访合适的皇后人选,正风尘仆仆地行经此地。遥见此处黄云遮盖,占相师认为必有贤人,遂带领众人来此树下。树荫谧静、光影分寸不移,正守护树下一名容貌润泽,福德相好的女子。占相师立即对众使者宣布:“这名女子福德具足,堪为皇后!”一觉醒来的贫女,在众侍女簇拥下,香汤沐浴、华服披身,在千乘万骑前导下,来到了王宫。
  
  入宫后,深受国王喜爱、敬重的新皇后,反复思惟:今日荣华富贵、尊豪恩爱,来自于发心布施众僧两枚钱币。昼暗山中的众僧,实在是我的大恩人!于是禀白国王:“妾原本身分微贱,是国王您提拔厚爱,才能有今天尊荣的地位,可否应允我报答昼暗山贤圣僧众的恩德呢?”国王欣然答应。
  
  于是,皇后带领大众、车队,满载饮食珍宝,供养众僧。然而,这次维那僧依例祝愿时,上座高僧仅默然而听,没有任何表示。其余下座僧众又纷纷惊怪:太奇怪了!先前布施两枚钱币的贫女,受上座亲自祝愿;这次皇后亲载稀世珍宝供养,竟似不见不闻!
  
  之后,皇后不解地问:“往昔我贫穷的时候,布施区区两钱,大德亲自为我祝愿,为何今日前来供养奇珍异宝,反而不赐片言?”
  
  “佛法注重的不是珍宝,而是一念真诚的善心。皇后您以往虽只布施两钱,心念纯善殊胜,今日虽大施珍宝,却存我慢心,因此我不亲自为您祝愿。”上座高僧正色地为皇后如此开示后,又继续转对年少僧众说:“大众当深解自己出家的这念心才是!”在场僧众,个个听闻,发大惭愧,至诚忏悔,全部证得初果。而皇后听了上座高僧开示,一方面感到惭愧,一方面也因明了布施的真义而法喜充满,亦证初果。
  
  由此可见,以纯净之心供养真正的圣者,供养戒行清净的出家人,功德无量,福报亦无量。
  
  透过上面两则公案,我们可以看出培福才能得福,惜福才能累积更多的福报。
  
  其实,南 无 当 代 住 世 佛 陀 和佛母才是我们所有众生学习的楷模。
  
  佛陀教化我们从来都是以自己的行动、行为来教化我们。佛陀、佛母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非常的节俭,佛陀、佛母日常生活用的东西比我们正常人来说还要简单许多。佛陀一直教导我们要珍惜福报,要珍惜福报,然后在日常生活中,譬如说打个比方在用水的方面,基本上是一定叫我们要节约用水,一次水用下来以后,一定还有其它用处,不能说大手大脚的去浪费这些水,并不是钱的问题,这是一个福报,不能去浪费了。
  
  至尊佛陀饭后用的牙签和餐巾纸都会反复用多次,佛陀就是这样从细微处为我们做典范,教导我们要珍惜福报,不能浪费福报。
  
  佛陀办公的地方大概只有五、六个平方米,在一个洗手间的边上放了个小桌子堆满了东西,佛陀就是在那里去处理很多事情。而且佛陀穿的鞋子很旧很旧了,身边人员跟佛陀师父说要不要换一下,佛陀师父说:「不用,这很好还可以穿。」佛陀师父身上的衣服,有时候穿的真的是退色了,很旧了,但是佛陀真的是很省很省,不是我们想象的,所以跟在佛陀身边,你就知道佛陀的行为不是我们凡夫所能想像的。
  
  时逢 南 无 当 代 住 世 佛 陀 为我们以身作则,亲聆佛陀教化是何其有幸,我们当从细节入手,以佛陀、佛母为楷模,珍惜来之不易的福报。因为只有经过磨炼奋斗才能赢得幸福,珍惜福报才能有用之不尽的幸福,这是因果的必然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智慧学佛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xuefo.com/7478.html

作者: zhxuefo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