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学佛网 佛学基础 佛学知识︱五戒

佛学知识︱五戒

戒律对于佛弟子来说是绝对地重要。而五戒、十善,虽然是学佛的起步,但确是迈向涅槃圣城、了脱生死的基础。我们深入经藏与恭闻 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可以见道,受持五戒十善可以证道。

五戒

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31灌顶三皈五戒护身经 优婆塞五戒经 梵网菩萨戒经

毗奈耶者戒律也,〔戒〕的意义是有所不为,〔律〕的意义是有所当为,自我规范。因为我们要度生死河,必需用戒为冑甲、律为威仪,是通往彼岸的船筏,古德云:[毗奈耶者佛法寿命、毗奈耶若住佛法亦住],就如《华严经》云:[戒是无上菩提本]。《梵网经》云:[微尘菩萨众,由是得正觉]。《佛遗教经》云:戒是正顺解脱之本,故名波罗提木叉『处处解脱之意』。……是以当知,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。所以说,戒律对于佛弟子来说是绝对地重要。而五戒、十善,虽然是学佛的起步,但确是迈向涅槃圣城、了脱生死的基础。我们深入经藏与恭闻 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可以见道,受持五戒十善可以证道。经云:五戒、十善法是三世诸佛之父,依五戒而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

一. 杀生戒:

《梵网经》佛言:若佛弟子若自杀、教人杀、方便杀、讚叹杀、见作随喜,乃至咒杀,杀因、杀缘、杀法、杀业、乃至一切有生命者,不得故杀,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、孝顺心、方便救护一切众生,而反自咨心快意杀生者,是菩萨波罗夷罪。杀生戒以杀人为最重,杀旁生异类虽为较轻,但依然犯杀生戒。

杀人必须具足五个条件,成不可悔罪之性戒[三昧耶戒]也。

1. 是人;所杀者是人,而非异类旁生。

2. 人想;蓄意杀的是人,而非异类旁生。

3. 杀心;有杀人的心,而非无意误杀或过失杀人。

4. 兴方便;是运用杀人的方法。

5. 前人断命;被杀害的人,确定已死亡。

佛戒杀生、故亦戒堕胎。杀人人死、犯不可悔罪,杀非人非人死、犯中可悔罪,杀畜生畜生死、犯下可悔罪。而杀父、杀母、杀阿罗汉犯五逆罪,应堕无间地狱,乃是杀戒中的最极之罪。

二. 偷盗戒:

《梵网经》若佛子自盗、教人盗、方便盗、咒盗、盗因、盗缘、盗法、盗业。乃至鬼神有主刦贼物,一切财物,一针一草不得故盗。而菩萨应生佛性,孝顺心、慈悲心,常助一切人,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,是菩萨波罗夷罪。

不与而取的行为便是偷盗,偷盗戒乃是五戒中最繁杂的 一个戒,偷盗戒的悔犯亦有轻重的分别,而具备了六个条件,便成不可悔罪。

1. 他物;确定是他人的财物。

2. 他物想;明知是他人之物、而非自己之物。

3. 盗心;起偷盗的念头,并有偷盗预谋的心。

4. 兴方便取;假藉种种方法达到偷盗的目地。

5. 值五钱;所盗之物价值已达五钱以上,这是释迦佛陀比照当时印度摩羯陀国的国法而订,当时该国的国法,凡是偷盗值五钱以上者处死。

6. 离本处;将所偷盗的财物,已有带离原来位置的事实。

如果未经物主的同意,不论用任何手段,包括〔骗取、窃取、吞没、强夺、霸没〕等,皆成重罪不可悔。除了合理的利润,不得谋取他人财物。〔已受五戒者,除了不可以猎鱼、饮酒、屠宰、贩毒、走私、卖淫、赌博的恶律仪之外,是可以作正当行业,如贩卖与耕作田地〕。

三. 邪淫戒:

《梵网经》若佛子自淫、教人淫、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、淫因、淫缘、淫法、淫业、乃至畜生女、诸天鬼神女、及非道行淫、而菩萨应生孝顺心,救度一切众生,淨法于人,而反更起一切人淫,不择畜生,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,无慈悲心者是,是菩萨波罗夷罪。

是出家五众应全断,在家二众惟制邪淫。《圆觉经》云:[若诸世界,一切种性;卵生、胎生、湿生、化生,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的]。可知众生的存在,皆依淫欲而出生的,所以巧设方便在家弟子是被允许有正当的夫妻生活。但是一切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不能允许的男女关系,均称为邪淫。邪淫戒如果具备以下四个条件,是犯成重罪不可悔的。

1.非夫妻;不是自己合法的夫、妻。

2.有淫心;有乐于行淫,如飢得食,如渴得饮者。

3.是道;须于口道、小便道、大便道行淫。

4.事遂;已有行淫的事实。[男女二根相接相入如胡蔴许,即成重罪不可悔]。

《优婆塞五戒相经》:[若优婆塞,共淫女行淫,不与直者犯不可悔。与直无犯]。然而在所有邪淫戒中,以破坏持淨戒的梵行者,罪过最重。

四. 妄语戒:

《梵网经》若佛子自妄语、教人妄语、方便妄语、妄语因、妄语缘、妄语法、妄语业、乃至不见言见,见言不见,身心妄语。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,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。而反更起一业切众生,邪语、邪见、邪业者。是菩萨波罗夷罪。

妄语是虚妄不实的〔语言、文字、图像〕,皆是妄语的范畴。妄语在佛教中来说可分为三大类;大妄语、小妄语、方便妄语。最重要的是不可以犯大妄语,罪过是最严重的性戒[三昧耶戒]也。大妄语必须具备五个条件,即成重罪不可悔。

1. 所向是人;对人说大妄语。

2. 是人想;认定是人,而不是非人与畜生。

3. 有欺诳心;有蓄意要使对方受欺骗的心念。

4. 说大妄语;自己未证圣果胜境,而说已证圣果胜境。

5. 前人领解;对方能体会你所说的内容。

妄语的定义是不知言知、知言不知、不见言见、见言不见、不觉言觉、觉言不觉、不闻言闻、闻言不闻。妄语之中尚包括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、虽犯不失戒体,但犯可悔罪。而故意的互相标榜,甲说乙是圣人,乙说甲是圣人,以期待第三者的恭敬供养,而确实都不是圣人,也算是大妄语罪一个。所以说 第三世多杰羌佛在其法音法带中特别开示︰不能乱称 [菩萨]。

五. 饮酒戒:

《梵网经》若佛子、自酤酒、教他人酤酒、酤酒因、酤酒缘、酤酒法,酤酒业,一切酒不得鸪,是酒起罪因缘。而菩萨应生一切明达之慧,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,是菩萨波罗夷罪。

饮酒戒是佛教的特胜,尔自五戒乃至大乘菩萨戒,无不戒酒,有些法门虽然不一定有肉食戒,但一定是有酒戒的。

[酒]的本身并无罪恶,所以饮酒属于五戒之中的遮戒。因为饮酒之后可能造成犯戒之罪,如骂人、打人、强暴他人和放火杀人等。佛陀为了遮止因饮酒而造成犯戒的事实,所以立下不许[饮酒]的戒律。而饮酒必须具足三个条件,成可悔罪。

1 .是酒;能醉人的饮料。

2 .酒想;明知是能醉人的饮料还要喝。

3 .入口;不能一滴沾唇,入口则成咽咽波逸提,犯可悔罪。

如果有医师处方须以酒为药、以酒涂疮则不犯。饮酒的罪报是非常可怕的,《四分律》中说饮酒将会有【身坏命终、堕三恶道】等十种的过患报。 1.颜色恶 2.下劣 3.眼视不明 4.现瞋恚相 5.坏田业资生 6.至疾痛 7.益斗讼 8.恶名流布 9.智慧减少 10命终堕恶道。

受持五戒有那些的功德,这是一般初学者都会有的疑问?

虽然说佛教究竟价值,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是讲三轮体空,凡人、事、物都必须当体皆空,不著有或无,才是学佛最终目的地。但是就世间法中说,受五戒是修行的基础,行善的方法,所以必定会产生的功德。持五戒清淨者皆可往生四天王天和忉利天,而最高成就是可往生欲界第六天的。修持五戒、十善,进而发[出离心],既能因此可证到须陀桓果乃至阿那含果位。据《灌顶经》中记载说,每持一戒是清淨无暇,当下即可得到五位善神护法日夜的保护,而五戒清淨就有二十五位善神日夜保护了。依据《灌顶三皈五戒带佩护身经》说︰只要有人接受三皈、五戒的人,四王天便派遣三十六位神王各率领万亿恒河沙数兵将,轮番随身护持是人。又如《菩萨优婆塞五戒经》云持戒清淨具足五事功德:一者常为诸佛菩萨所护念,二者受常淨乐,三者临终无悔,四者捨身得生诸佛世界,五者庄严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所以说佛法不但使人得到永久的安乐,也能予人得到现世的安乐,受持五戒更是求取这两种安乐大门的钥匙。

声明:如果本文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本站删除!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智慧学佛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xuefo.com/3727.html

作者: zhxuefo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