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学佛网 随缘法语 西藏格西多杰觉拔尊者宣示录(三)

西藏格西多杰觉拔尊者宣示录(三)

我等学法,应当忏悔,然能否忏除清净,全在自心观审,如果不能忏净,死时决难幸免,众等应当清夜自思,生大恐惧,生大惭愧,作忏悔法,真修行者,要知此观想,方能真修,否则假修。

 ---本文转自《密乘法海》修订版
  
  修行根本观想法,自印度传来西藏,初为红衣士观想法,後汇归为宗喀巴上师观想法。红衣士观想有五,均归黄衣士我宗喀巴大师,实为佛法根本,一切法之所依,如明此理,以後密宗灌顶,接引长寿诸法,均能成就。故世尊三十二相,均由修法来,昨言功德之大者,即此也。
  
  修行之要,当观想上师,能开发根本,对於上师,当至心归仰,为道之根。道者,非世间道,乃佛道也。故自下而上,应有次第,三业恭敬,须依次第而进,如修上乘,非依稀能就,上师能与十方佛等,倘供养十方诸佛,不如供养上师一毛孔,故佛法须在恭敬中求。恭敬上师之次第有三:(一)对於上师尽力奉事;(二)上师开示教法,一心信仰;(三)如说修行,此为恭敬中最。
  
  有八处难不易修行,即天魔、畜生,人中之盲、聋、瘖、哑,地狱、饿鬼等是也。得修有十,己身有五,无病、有闲,发心、闻法、无障,此最难者,倘能具此,异常高贵,以能承办大事故,能成就菩提故。
  
  应观此身虽死,尚可再来,果证不退,绝不能灭。又观声闻缘觉人天等法,均属假设,即古来祖师,亦复幻身灭散,是为无常,须得金刚之身,但此无常来时,纵匿於大海,匿於虚空,匿於须弥山中,皆不可避,复不可货而贷,吓而却,此为无常。
  
  再应观自身生死无定,年寿已过,不可复增,一切众生,寿高者八万劫,促者一刹那,万别千差,全无定准,况死法甚多,死时难料,余存之寿,日日而尽,在少不修,在壮亦不修,到老虽欲修,亦不能修矣!种种障道,均由自业,即如北俱卢洲,人寿千岁,亦无暇闻法修行,而此洲之人,或死於胎,死於孩,死於壮,死於老者,比比皆是,故死为一决定之物,明日与死谁先至者,实不可知,故观无常为最要。
  
  既知死至,无法御之,则身死之後,千金厚殓,究何益哉?如知死後一切不用,即以此供僧修福,亦得获生善道,若有孝顺子孙,为之修药师道场四十九日,必出三途也。
  
  应观世间一切,皆属无常苦空,内之身心,外之货财,修小乘则渐知厌离,一切尽舍,深知三界如狱,观此身如毒药,此心如蚖蛇,久久修习,则八风不动,外视虽类疯狂,後来必证圣果,此小乘出三界之道,虽未成佛,然已脱苦。经云:二乘受供,如食毒药。若二三地菩萨食之,则如孔雀。盖孔雀以毒药为食,愈食则其羽尾亦愈美,使鸦雀食之,则死矣!菩萨亦如是,应善学之。
  
  既观无常诸苦,应发心皈依三宝,拚命念四皈依,因此皈依,是佛法依止大事,能引众生离苦成佛故,三宝之力不可思议,释迦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一音以至六十四音,慈悲无量,智慧无量,神通道力皆悉无量,等视众生,犹如一子,如镜应物,加被众生,种种光明,如水灌注,如是消除苦集,还灭成道,此四圣谛,通大小乘,此道此灭,乃是真法,即以字种而论,亦是光明所现,一切世间,无以伦比,一切经教,乃佛法身,应生恭敬,倘或置冠经上,获罪无量,最难消灭,可不慎欤!
  
  僧伽为佛弟子,三贤十圣,皆佛後身,倘生牛马之中,尚难见僧之面,以其绍隆佛种故也,故应恭敬皈依,勿生憎慢。
  
  菩提心之根,为四无量心,应观慈悲,慈悲乃我自心无量,为众生故,众生无量,故慈悲亦无量。慈为与一切众生安乐之根,悲为拔一切痛苦之根,应观一切众生,皆我之母,我世世生生,皆受其慈庇,纵冤害我,我亦应偿其怨,能如是观,贪瞋诸烦恼,亦即消灭。世世之母,如世界微尘数,故必尽度之,因此而发菩提心,故西藏修此观者,常处深山,日日呼母,遍思历劫生死苦痛,众等能依此作观,菩提之心,必油然而生,故释迦、观音、文殊,均如是发菩提心。文殊如放船,运彼众生至彼岸故;观音如牧羊,驱羊先入己方进故,即众生成佛方成佛也;释迦如王者,愿如药师,治众生病故,愿富财宝,赈众生贫故,愿如文宗,博众艺故,愿如法王,度一切故。故发菩提心,须明二义,一曰因果,二曰平等。
  
  发心有二:(一)龙树一代之菩提,(二)弥勒一代之菩提。西藏发菩提心有五:(一)大悲心,如慈母救其溺子。(二)大慈心,如子有所须,母之头目亦乐与之。(三)大喜心,世间一切事,欢喜负荷成就。(四)大舍心,以一切身、物、心、心所供佛无尽,此四无量心,为菩提根本。 (五)即菩提心,最为学密之要。众等能知如是发心,即能离苦得乐。
  
  修行者须上供诸佛,下施众生,此龙树、无着之说也,六度以施为首,要为众生成佛,如不敬佛僧,不敬师长,皆与道相背,如发菩提心,不虑穷乏,以财宝天,对此真修行人,如犬随主,使一切具足,不致贫乏,此无忧也,纵天魔相恼,亦不畏惧,因彼魔天,惧人成道,则彼类必空故。
  
  能作诸善,则为得乐之根,人天之福,故应守持身三、口四、意三之戒,以此能得乐果故。然就此而观,可知轮回生死,即不乐之根也。故行者能修空心,如幻三昧,已知一切法空,勤发菩提,广修六度,以空无我之心而施,则施者、受者均空,愿亦空,成就亦空。如退菩提心,即退菩萨道,必遭堕落,堕则罪过无量无边,而进则功德亦无量无边也。
  
  若发菩提心,作诸功德,因小果大,如一滴之水,等於大海。倘不发心,则如少水,不能润大。若以此功德,藉求一长寿、富饶、子息,则如大海之水,等於一滴。此简别菩提无分别心之要法,最关紧要,众应深知,自行简择也。
  
  如真发菩提心者,我入佛殿,愿一切众生皆入;如我乞食时,则愿诸众生一切佛已供;若见空器,则愿一切众生皆得法空;若见满器,则愿一切众生功德盛满。倘发此心,切勿错误,善集功德,以自庄严。故修行如扫地,右手者菩提心也,扫帚者般若也,一扫一切扫,一净一切净矣。
  
  昔时印度,有一痴童,愚而无智,被逐於父母,予金钱五枚,缝之衣里,童不知所用,困顿饥饿,卧於道周,佛见愍之,醒而携归,予以扫帚,教之扫除,扫东则风自西来,扬尘如故,南西北方,亦复如是,因悟尘者贪欲也,佛令我去此贪耳,遂证道果。後往比丘尼所,尼故为高座,请为说法,盖戏之也,扫者乃以手按座,座应手而矮,宣说一句,即飞空而去,众乃惊异之。须知佛子难量,尔等学佛,不可轻视他人为要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智慧学佛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xuefo.com/3184.html

作者: zhxuefo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